“歡歡”“喜喜”來拜年
2019年伊始,中國郵政發行《拜年》特種郵票。郵票中的拜年主角“歡歡”和“喜喜”身著藏族傳統服飾,手捧象征吉祥的哈達,向全國各族人民拜年。在他們的兩側,寫有對聯“雪月冰星春酒暖,吉祥興旺彩云飛”。整個畫面輕松愉快,洋溢著新年的喜慶氣氛,這是《拜年》系列郵票的第五枚。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當中最隆重的節日,拜年是春節的主要習俗。為迎合中國傳統的拜年文化,中國郵政從2015年開始發行《拜年》特種郵票,并成為系列郵票。
《拜年》系列郵票圖案以活潑可愛的童男童女“歡歡”和“喜喜”兩個卡通形象為主要設計元素。
2015年的《拜年》特種郵票,圖案中的“歡歡”和“喜喜”立于傳統民宅前開門納福、拱手作揖,背后大門內的影壁墻上貼著福字剪紙窗花,兩只羊立于福字上方,象征羊年吉祥如意、福氣滿堂,兩側大門張貼“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的對聯。
2016年的《拜年》特種郵票,圖案中的“歡歡”戴著象征猴年的猴頭造型棉帽,雙手高舉竹竿,上面掛著鞭炮,“喜喜”雙手掩耳,一臉喜悅,兩側對聯是“爆竹一聲辭舊歲,桃符萬戶賀新春”。
在祖國這個統一的大家庭里,各族人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和諧共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春節已經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節日,拜年也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傳統風俗。
2017年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因此在2017年《拜年》特種郵票中,拜年的兩位主角“歡歡”和“喜喜”變身蒙古族小朋友。他們身著蒙古族服飾站在蒙古包前的雪地上,向全國人民拜年,兩側的對聯是“吉祥哈達迎春獻,幸福花兒向日開”。
2018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在《拜年》特種郵票圖案中的“歡歡”“喜喜”穿著壯族服飾,在壯族聚居區向全國各族人民拜年。畫面兩側的春聯契合了“三春景物隨風至,五福人家接喜來”的新春主題。
據悉,《拜年》系列五枚郵票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英設計,因此設計保持風格一致。該系列特種郵票畫面色彩亮麗,清新明媚,吉祥喜慶,民族氣息濃郁,深受大家喜愛。
圖為第五枚《拜年》特種郵票,由黨玉占提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
鐵路資訊
- 農歷小年車票開售 鐵路春運售票超1億張08:09
- 這一年,你的平安有鐵路人在守護08:09
- 京張“四電”通過初驗08:08
- 鐵路新裝備拉動“公轉鐵”08:07
- 推進安全生產整治有新招08:06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