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英,中國共產黨黨員,包頭工務段綜合機修車間技術員。參加工作25年,她一直默默奉獻在基層,從一名青年女工逐漸成長為單位的技術標兵,依靠的是她對工作的敬業(yè)、奉獻、熱情和心中堅守的那份責任。

綜合維修工作,作業(yè)性質特殊,不僅要熟悉養(yǎng)路機械的各種性能、參數并且時常外出送修,對一名女工來說有諸多不易。一次,楊玉英在與其他同事,為東勝西線路工區(qū)修理工具。途中,汽車剛行駛到一半的距離,天空突然降下傾盆大雨,車輛行駛在泥濘不堪的土路上顛簸不斷,本來2個小時的路程,硬是拖到飯點過后還沒有到達,楊玉英為了不讓一同出行的同事們餓著肚子工作,拿出自己提前準備的應急便當,分給大家吃。到達工區(qū)后她顧不上休息,立即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及時保證了工區(qū)接下來維修任務的順利進行,她對工作負責任的態(tài)度,感染了現場所有的職工。

英國著名詩人莎士比亞曾這樣贊美過女性:“玫瑰是美的,但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1992年楊玉英,被調入綜合機械維修車間,成為這個車間為數不多的女鉗工,面對沉重的機器,她像男職工一樣不怕苦與累,堅持做好本職工作,并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積極鉆研學習業(yè)務知識。一次車間工廠重金聘請上海專家來解決新型液壓起道器,鋼座部位技術難題,楊玉英聽聞消息后準備好紙筆,現場向專家請教問題,專家走到哪她就跟到哪,不停的請教問題,手中及時的記錄著。經過數夜鉆研,她拿著自己總結出來的維修方案找到專家,通過現場實際操作后,得到了專家的極大認可,并稱贊她是所見過最有鉆研精神的維修工人。此后全段將楊玉英的研發(fā)成果進行推廣,每年為段節(jié)約維修成本近3萬元。

生活就像一把三角尺,家庭、事業(yè)都要做到兼顧。2016年春季集中修正值高潮,楊玉英所在車間承擔著繁重的工具維修任務,她每日加班加點奮戰(zhàn)在崗位上。一天,同往日一樣加班的楊玉英忽然接到愛人的電話,告知父親生病住院的消息。楊玉英掛掉電話看著手頭待修的機器,為了保證夜間正常的施工作業(yè),她依然選擇留在崗位上,在完成了維修任后她才匆忙的趕到醫(yī)院。此后,白天她保證維修工具任務,下班后她還要細心照顧臥病在床的老父親,從沒有因為家庭瑣事耽誤集中修的各項工作。

草原鐵路上的“鏗鏘玫瑰”,將自己的美麗、青春與年華,無怨無悔地奉獻在本職工作崗位上。楊玉英就像每一個為鐵路默默奉獻的女性職工一樣,為鐵路事業(yè)發(fā)展的明天增添了一抹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