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進行“打道釘”比賽?這道釘錘我一共才用過幾次”。青工梁森納悶地說道。3月15日7時許,包頭工務段包西一線路車間的20名職工紛紛到達包西上行駝峰,來觀看兩代養路工在枕木上的對決。作為參賽選手的青工劉浩和老職工張雙喜摩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場史無前例的“打道釘”比賽。
“比賽開始”。主任莊慶棟一聲令下。“叮叮叮”幾聲響,張雙喜彎下了腰,習慣性的把道釘在軌面上磕了磕,然后蹲下身子拿起道釘錘,把道釘栽到枕木上。緊接著雙腿一挺,雙手將道釘錘順勢舉過頭頂,從頭上劃出一道圓弧,“嘿、咣…嘿、咣”,伴著粗獷地號子和金屬有力地撞擊聲中,張雙喜雙腿微曲,腰背挺直,打出了一記完美的“悠錘”。只見他手起錘落,目不轉睛地盯著道釘,然后穩穩地砸了下去。此時腳下的道釘一寸一寸地鉆入枕木,三錘過后,張雙喜的第一枚道釘已經釘完。緊接著又撿起第二枚道釘,依舊三錘一個。不一會兒,一根枕木上的10枚道釘全部打完,并且全部合格。已經是汗流浹背張雙喜坐在地上長舒了一口氣。
身后的劉浩吃力地繼續比賽,“咚”的一聲,道釘錘沒有擊中“目標”卻打在鐵墊板上,把劉浩手震得鉆心地疼。接下來的幾錘不是打在軌底就是打在石砟上,很難命中“目標”。當張雙喜已經結束比賽時,劉浩才勉強打進去一枚道釘。
這時,主任莊慶棟走過來中止了比賽,在宣布完比賽結果后說道:“我們老一輩工務人每天都背著一包道釘扛著一把錘上線作業,一天下來連筷子都拿不起來。隨著鐵路飛速發展和設備質量改善,道釘漸漸地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希望各位青工不要忘記我們養路工的老本行,把打道釘的技術和艱苦奮斗的作風一代一代傳承下去”。說罷,10余名青工低頭陷入沉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本站觀點。所轉載內容之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自行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