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中俄投資合作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框架下,由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投標的俄羅斯首條高速鐵路的規劃設計合同在圣彼得堡正式簽署,成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第一單。(2015-06-19來源:人民日報)

近年來,中國高鐵的發展速度受到世界矚目,而在這種高鐵大國的榮耀光環下隨之帶來的不止是經濟效益牽動,還有各國對中國高鐵技術的覬覦,這為中國高鐵走出國門打下了堅實的基矗

中俄高鐵合作是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幫助中國高鐵在海外市場占據了重要份額。對俄方來說,鐵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潛力十分巨大,已投入使用的高鐵線路僅有莫斯科至圣彼得堡、莫斯科至下諾夫哥羅德以及圣彼得堡至赫爾辛基3條,而中國技術和人員對俄方需求有更精準的把握,這也讓中國高鐵有機會布局俄羅斯高鐵市常對中方來說,能夠將技術出口到領土面積廣闊的俄羅斯,實現在嚴寒高冷地區布設高鐵軌道,完成諸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等于打出了中國高鐵最有說服力的“廣告”,能夠為中國高鐵技術參與全球競爭贏得重要發展機遇。

這項高鐵建設也對打通歐亞高速運輸通道有著長遠的意義,亦能推動中俄雙方運輸物流產業發展,帶動沿途制造業、能源等多領域的交流互動,有利于實現互利共贏。以高鐵走出國門為契機,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同俄方跨歐亞大通道建設、歐亞經濟聯盟發展的對接正在穩步推進。

在這個高鐵騰飛的時代,中俄合作樹起了又一座里程碑,筆者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宏圖下,中國的高鐵技術能在世界上更多的地方馳騁飛翔!(評論員劉興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