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草案)》,新增加“攜帶訓練合格的導盲犬等工作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受限制”。

        導盲犬可上公交,這是一個難得的進步。導盲犬不僅是殘疾人“指路的工具”,簡直就是殘疾人生命的一部分。人們害怕導盲犬,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導盲犬并非一般犬類,按照國際慣例,無論從習性還是從工作能力上,導盲犬都是習性溫順的犬種,除非主人遭到傷害,否則它們不會對人發起任何攻擊行為。成為導盲犬的先決條件就是7代內沒有攻擊同類和人類的記錄,一條合格的導盲犬需要花費訓導師很大的精力,才能夠“畢業”。截至目前,全球還沒有一起導盲犬傷人事件。北京市對“導盲犬上公交”加上了“攜帶訓練合格的”的定語,在安全可控范圍內,允許導盲犬乘坐公交,既降低了殘疾群體的出行困難,又對公共安全、大眾擔心給予最大化和消解維護,在公眾需要和殘疾人需要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

        上述新聞是我在網上瀏覽網頁時看到的一則報道。人文關懷使得社會更和諧,因為我是一名鐵路職工,以前還在列車員的崗位上干過。我就曾經遇到過一名盲人坐列車,當時只有不到10歲的女兒攙扶著他,一路上我格外的照顧他們父女倆,事后想一想,如果他的家人不在身邊,靠自己坐列車,肯定不安全。可看到這則新聞,讓我感覺這個社會越來越有愛,狗是最忠誠的寵物,又加上特殊訓練的并有資格證的狗,肯定會幫助不少的殘疾人乘坐交通工具。一個理性、文明、有序的社會,就應該做到這種“公共細心”,為弱勢群體,提供更多關心。希望我們鐵路系統的政策里也可以接納那些可愛、善良的導盲犬們,讓綠色通道更加暢通。